甜食帖 — 2018 中秋禮盒



今年中秋,我們又更東方了一點。
不過,瑪麗安東妮的巧思仍放在細節中唷!
一起來看看今年中秋禮盒中又藏了什麼秘密在其中?!



甜食帖


甜食帖的靈感,來自於蘇東坡的《 寒食帖 》。
蘇東坡《 寒食帖 》曾被譽為「蘇書第一」,是為行書名帖。裡面記載了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,於寒食節(清明前)時在東坡雪堂中寫下的詩二首,後有黃庭堅作跋。
當然,所謂的「帖」專指詩文等手書墨跡,我們所做的乃是「字畫」,挪用此名僅是作為對照而已。
不同於蘇軾在春日卻感「秋蕭瑟」,且只能「空庖煮寒菜」,我們要以《 甜食帖 》讓您在正秋「花好月圓」時,擁有「豐盈伴佳食」。

蘇東坡,《寒食帖》(全名《黃州寒食帖》),1082,卷軸,34.2 x 199.5 cm,藏於台北故宮 (圖片來源

無論中西,甜食在過去總是高貴且稀少的,也是絕對充足之際才能享用的奢侈美食。
移至今日,我們雖不再難以獲得這些美味,但以「甜」祝福他人「豐富有餘」仍是一種心意的表現。作為中秋佳節的獻禮,是最適合不過的了!
希望透過《 甜食帖 》的豐餘,能為中秋帶來圓圓滿滿的祝福~



主視覺:古畫新詮釋

這次將中秋禮盒定調為中式古畫風格,是受到隆哥的啟發。(是的,就是你知我知的那位乾隆兄)
我們在《 品牌的故事 》(參見)中看到了《 珍陶萃美 》這系列(註1),與雍正的《 古玩圖 》手卷一樣,都是實物轉化為繪畫以作圖錄的概念,這點子讓我們覺得很有趣!所以決定要做一個屬於瑪麗安東妮甜點的系列致敬之。


《 珍陶萃美 》中的「宋定窯舞鳳盤」,真品及其圖冊。

不過,我們希望這不僅是一個中國風格的嘗試,也希望能帶點傳統古畫的興味出來。
所以在冊頁的形式上,我們以工筆手繪的方式來做為呈現,同時取法中國攝影師孫郡的概念,以攝影為輔,形成各位所見的首波中秋主視覺。

搭配日本柚煎茶旅人的,是哥窯金斯鐵線貫耳扁肚瓶,乃是取其形似,並以一繁一簡相對。



中國的瓶與瑪麗安東妮的花

我們在每個品項中都安插了不同的花朵,這些花是從瑪麗安東妮的肖像、所居住過的凡爾賽宮與小提阿儂宮中的裝飾所挑選出來的,都是她所喜愛的花卉。像是:玫瑰 (rose)、矢車菊 (bleuet)、鈴蘭 (muguet)、茉莉花 (jasmin)、紫丁香 (lilac)、三色堇 (pensée)、百合 (lis)、勿忘我 (myosotis)、報春花 (oreilles d'ours)等。
我們以當時專司植物繪畫的宮廷畫師 Pierre-Josephe Redouté 之植物版本為取樣,與甜點品項之特點做結合,以創造出新的視覺構成與意涵。像是以法國皇室象徵之「香根鳶尾」(fleur de lys / lis) 為造型的布朗尼,我們選擇了「百合」作為連結(同字不同花);而像栗子造型的「紅酒無花果磅蛋糕」,我們則以類似團圓造型的「報春花」來串連(此花字面意義可為熊耳朵)。


百合花與法國皇室象徵的香根鳶尾之法文都是 lis / lys,同字異花,用之以彼此呼應。

為了擺置這些花卉,我們選擇了中式的花瓶作為襯托。
這些經典的陶瓷名器都是來自於古卷記載(主要是上述的《 古玩圖 》、《 珍陶萃美 》與《 精陶韞古 》等),現今在台北故宮還能找到這些器皿的真實原型。
於是,
在日本柚煎茶旅人圖中,我們以「哥窯金斯鐵線貫耳扁肚瓶」搭配「勿忘我」;奶黃月餅圖裡以「宋定窯葵花盌」(盌同碗)佐「矢車菊」;瑪德蓮圖則是在「明宣德青花牽牛花雙耳倭角瓶」裡插上了「茉莉花」等。
這些陶瓷器皿不只是有其真品,可見於圖錄之中,甚至也為畫家入畫。像是上述的「明宣德青花牽牛花雙耳倭角瓶」就也出現在郎世寧的《 畫瓶花 》之中(下圖)。


郎世寧(Gluseppe Castiglione),《 畫瓶花 》,18世紀,絹本手卷、水墨設色,113.4 x 59.5 cm,台北故宮 (圖片來源)


搭配紅寶石覆盆子馬德蓮的明宣德青花牽牛花雙耳倭角瓶



落章

既然提到是受乾隆的影響,那麼就不能省略他愛收藏珍品,並且落下大小藏章的習慣了。
過去的書畫中自然是沒有這麼多的印章,頂多就是作者署名的私章(我們在標題下也留下了瑪麗安東妮的章)。但是隨著藏家、文人等的經手,不僅有人蓋章,還有人提字,讓名作的畫面越來越複雜。其中,史上最強的印章控,若是乾隆稱第二,那就沒人敢稱第一了。
當然,有人會視氾濫的蓋章為文化災害,但也是一種歷史記憶,所以我們便在畫面上保留了常見的「乾隆御覽之寶」、「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」、「古而子希」等乾隆限定章。




瑪麗安東妮的中國風收藏品。裡面三只中國瓷瓶來自於康熙年間 (1662-1722),以高貴的孔雀藍釉為特徵,而其上的鎏金托架則是路易十五時代 (1765-1770) 完成。(圖片來源

法國宮廷中的東方趣味

其實這中國風 (chinoiserie)(註2)的企劃,不只是為了在中秋應景,而是在過去的法國宮廷中真的也很受歡迎的呢!
那種全然不同於法國文化的異國情調,在18世紀攀上巔峰,現在在許多的宮殿城堡中,都還有中國風的收藏與陳設,像是著名的有凡爾賽宮、楓丹白露宮、香緹堡等。
洛可可的藝術家布雪 (F. Boucher),也做過一系列想像中國宮廷的畫作,類似的中國風情也出現在法國著名的茱伊花布 (toile de jouy) 上。
而瑪麗安東妮自己除了則有收藏日本漆器 (laque) 喜好外,也有中品西飾的中國風收藏品,路易十六時期結合中西符號與工藝的作品更是不少(見上圖)。





既是偶然,也是必然

這個專案的發想,最早其實是從上圖這個中秋限定盒開始的。但這對一向希望展現法國皇室風格的我們來說,是一個很大的挑戰。如何不放棄自己的精神、又能將新的元素融入其中,是過程中最需要仔細琢磨的地方。
我們承續乾隆《 品牌的故事 》與我們的連結,在《 珍陶萃美 》中找到虛實相應的靈感,最後試圖在符號與圖像之間找到中西對話的可能。
於是,一個在台灣生長出的法式甜點,搭配上凡爾賽御花園中的花朵,襯之以中國古代名品的精美陶瓷,使得一個想像中的「甜食帖」醞釀而生。

這創作的結果,可能是設定發展的必然,但巧搭《 延禧攻略 》的清宮熱潮,卻是個美麗的偶然。
或許大家在追劇的同時來看我們的《 甜食帖 》,會有不同的心得與感受吧?
希望這次的故事大家會喜歡,也希望富有中式色彩的中秋禮盒,能伴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中秋佳節~

Bonne Fête de la lune!



註1:《 珍陶萃美 》有形式一樣的系列圖冊叫做《 精陶韞古》、《 埏埴流光 》、《 燔功彰色 》等,都是從乾隆二十年開始陸續將只描繪陶瓷與青銅器的圖錄畫冊,現都藏於台北故宮。
註2:這裡的中國風是泛指以過去受中國影響的東方風格。西方皇室較早有東方收藏,對日本與中國風格的珍品也相對具有鑑賞能力。但民間要到19世紀中之後才大量出現日本浮世繪,因而也才從中國風中分出「日本主義」(japonisme)一詞獨立發展之。

留言